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

查慎行 查慎行〔清代〕

长风霾云莽千里,云气蓬蓬天冒水。
风收云散波乍平,倒转青天作湖底。
初看落日沉波红,素月欲升天敛容。
舟人回首尽东望,吞吐故在冯夷宫。
须臾忽自波心上,镜面横开十余丈。
月光浸水水浸天,一派空明互回荡。
此时骊龙潜最深,目炫不得衔珠吟。
巨鱼无知作腾踔,鳞甲一动千黄金。
人间此境知难必,快意翻从偶然得。
遥闻渔父唱歌来,始觉中秋是今夕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长风吹卷着阴霾的云层,莽莽千里弥漫;云气蓬勃翻涌,仿佛天际压向水面。
忽然风停云散,波澜骤然平静,倒转的青天竟成了湖底的镜面。
初看时,落日沉入波涛,染成一片通红;洁白的月亮即将升起,天色似收敛了妆容。
舟上的人纷纷回首,尽向东边眺望,那日月吞吐之处,仿佛是水神冯夷的宫殿。
片刻间,明月忽然从波心跃升,如镜面横展,铺开十余丈银辉一片。
月光浸润着水波,水波浸润着云天,一派空明澄澈,相互荡漾回旋。
此时,骊龙潜藏在最深的水底,目眩于月光,忘了衔珠低吟的旧篇。
无知的巨鱼却腾跃而起,鳞甲闪动,好似撒落千两黄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鉴赏

  这首诗写洞庭湖的月夜景色。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,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。在具体描写时,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,如“镜面横开十余丈”、“巨鱼无知作腾踔,鳞甲一动千黄金”句;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,如“冯夷宫”、“此时骊龙潜最深,目炫不得衔珠吟”句,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,描摹得形神兼备。从风收云散,写到日落月升,最后在渔歌渺渺中收尾,给人清幽淡远之感,仿佛将人带入一个美妙的神话境界。全诗笔调轻健活泼,如行云流水,呈献出一派空明澄澈的景象,使人神往。中秋明月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内容,此诗则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,为同类题材之诗的佼佼者。

  诗人无论是在表现新题材、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该诗作于康熙二十一年(1682)。作者于康熙十八年(1679)以诸生身份从军,担任贵州巡抚杨雍建的幕僚。三年后自贵州回故乡海宁,船过洞庭湖作此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李炳海编著·《春梦秋云》:吉林文史出版社,2004.01
2、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·《元明清诗三百首鉴赏辞典(文通版)》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7.04

简析

  《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》是一首七言古诗,该诗描写了洞庭湖的月夜景色。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,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;在具体描写时,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,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,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,描摹得形神兼备。全诗笔调轻健活泼,景象壮观宏丽,意境开阔;通篇从风收云散,写到日落月升,最后在渔歌渺渺中收尾,给人清幽淡远之感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 103篇诗文  36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浣溪沙·抛却无端恨转长

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
抛却无端恨转长,慈云稽首返生香。妙莲花说试推详。
但是有情皆满愿,更从何处著思量。篆烟残烛并回肠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卖蒜老叟

袁枚 袁枚〔清代〕

 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,精于拳勇。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,旗丁数百以篙刺之,篙所触处,寸寸折裂。以此名重一时,率其徒行教常州。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,观者如堵。忽一日,有卖蒜叟,龙钟伛偻,咳嗽不绝声,旁睨而揶揄之。众大骇,走告杨。杨大怒,招叟至前,以拳打砖墙,陷入尺许,傲之曰:“叟能如是乎?”叟曰:“君能打墙,不能打人。”杨愈怒骂曰:“老奴能受我打乎?打死勿怨!”叟笑曰:“垂死之年,能以一死成君之名,死亦何怨?”乃广约众人,写立誓券。

  令杨养息三日,老人自缚于树,解衣露腹。杨故取势于十步外,奋拳击之。老人寂然无声。但见杨双膝跪地,叩头曰:“晚生知罪矣。”拔其拳,已夹入老人腹中,坚不可出,哀求良久,老人鼓腹纵之,已跌出一石桥外矣。

 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,卒不肯告人姓氏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太常引·温柔乡里怪天明

陆求可 陆求可〔清代〕

温柔乡里怪天明。奈树上、有啼莺。鸳帐莫须惊。交玉臂、怜欢有情。
绿云压枕,海棠春色,同梦又同醒。起听卷帘声。问红日、三竿未曾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